展览预告|隐·迹:超以象外

  北京的夏天在高温预警里正式扑面而来,隐美术馆也将迎来新的展览“隐·迹:超以象外”,愿这个展览能带来一抹清凉。

  展览的主题“隐”与“迹”,隐是藏匿,迹是显露。隐是长久,迹是瞬间。在“隐”的状态里是时机未到的沉潜勿动,韬光养晦,以求保持长久;迹是流痕,是踪迹,万物于世,匆匆而过,却在某时某刻的凝固瞬间里,留下暂时的印迹。

  展览“隐·迹:超以象外”,将展现艺术家们对于自然物象——云、日、水、山、林等的描绘。自然万物,伺时而变,气象万千,艺术家们通过艺术捕捉到了这些自然物象的一个片段,去表达一种瞬间及至永恒的感受。这种捕捉与描绘,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里格物致知,比物观照的理念。自然物象在艺术家们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下,重新焕化出感人至深的品格魅力。正如《二十四诗品》中“超以象外,得其寰中”一句所言,绘画亦如诗文,意境超乎事物本身,在纷繁变化的自然物象之外,我们更要观照到事物内在的精髓本质。

  展览特意选用了纸本绘画、版画、木板综合材料等艺术媒介的作品,介质媒材作为展览构思中的重要考虑因素,是因为这些艺术形式都特别强调画面上的“留痕”与“印迹”,邱飞的作品直接展示的是精心刻画染色的木板,立体的凹凸肌理直观清晰;王永学的作品是极富层次感的铅笔纸上绘画,在细密的笔触里微妙的调子变化若隐若现;王霖的版画运用了凹凸蚀刻法,印与迹是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裴晓、王琳、盖齐的纸本重彩与设色里,渲染与涂抹,留痕与水色,岩彩的粗糙感,展现了中国画材质的厚重与轻薄。在这些媒介材料呈现的画面上,“隐·迹”展览主题的实体化外在得到了充分体现。

  艺术家选用的材料只是创作的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艺术感受与表现力,通过对媒材的自如驾驭,他们随心地表达物象与心境。观众们在这些凝固了的自然瞬间的画面前,忙碌的当代生活将暂时遁去,当此片刻的宁静中,让我们细细去感受时间、感受生命,感受流逝,观照内心的自我。

  展览信息

  出品人:王燕、韩文强

  总策划:孙凤

  策展人:苏朋

  统筹:何佩珊

  参展艺术家:盖齐、裴晓、 邱飞、王琳、 王霖、 王永学

  展览开幕:2019年6月16日下午16:00

  展览时间:2019年6月16日-8月18日

  地址:隐美术馆(叠院儿、扭院儿)北京西城区前门西河沿街159号

  隐美术馆的叠院儿空间的建筑设计中,融入了“池”与“林”等中国园林里的具体自然景观。将大自然中的诸种现象纳入有限的范围内,是园林观念的基础,也是东方的一种居住理想。叠院儿庭院中的真竹林,与作品上的竹林、草木和自然之景在同个空间场景中并置,延伸了这种园林观。

1

  材质与肌理的美感是本次展览艺术作品的重点考虑,在纸本、版画、木板综合材料等材质上,艺术家们通过心与手在作品媒材上凝固出来的“印迹”值得观者细细体察、品味。

  随着盛夏的到来,仲夏夜的隐美术馆将开放夜间放映活动,叠院儿中庭将化身11米宽的巨屏。隐美术馆团队特意为此展览创作了影像作品,取景北海公园等北京地标的水、柳、竹、云等自然景观,采用长镜头,记录下一段时间的流逝。每晚8点播映,给观者带来清凉的浸入式体验。

  关于隐美术馆

  隐美术馆的诞生,源于一场“寻隐”之旅。四合院空间改造设计系列的作品低调地隐藏在街巷深处,融入地缘的肌理。各个院落面貌不同,探步其中,便感受到空间的气场与维度,文化生态的能量与希冀,以及艺术未来的种种可能性。“大隐于市”,这里是艺术的栖息孵化之所。“本隐之以显”,这里可为求索的“武陵人”展现一片艺术的桃花源。

  位于不同地点的美术馆空间,让“穿行”寻隐的过程充满惊喜。随时间而“生长”的艺术项目,贴切而毫无违和感。视觉艺术与多元媒体展览的开放式贯穿,让“隐现”充满节奏感与无限回味。用心斟酌的艺术活动与衍生产品,让“融入”悄然发生。更何况,这里有精品民宿、创意美食的叠加,真正是可以宅居,可以席坐,可以饮宴,可以畅谈的零距离美术馆。

1

  艺术家简介及作品理念

  裴晓

  1976年生于山西,1997-200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职业艺术家。

  裴晓主张“以心观物”和“物我两化”,他不会特别在意眼睛看到的具体是什么,而是更为注重观看时自己内心的感受。裴晓的绘画中没有轮廓线,他在不断的回想中调整画面,其中有即兴的成分,但更多还是很理性的创作方法,因为事实上在他的内心之中已经生成了一个画面,绘画只不过是用手去无限接近这个画面。在裴晓的绘画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平静、淡然,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意象。

  邱飞

  1981年生于山东淄博,2005 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邱飞的作品是直接在木板上进行作品刻画呈现。“我借用木刻刀和独有的锯齿状工具,根据木纹走向的不同,使画面产生多层次的空间感。我喜欢将木板首先涂上黑色的墨汁,而后再用白色的色粉笔在版面上随意涂画,这些白色线条就是我画面中每一棵纠结的树木的雏形。木质胶合板这种多层材料是不受我控制的,板分五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色彩,有自己的情感。当我一刀刀、一层层剔除后显现的那种纠结就如同我内心过往的时间,它失去了却又时刻存在。刮、刻、磨的过程与来自我自己内心的情感搅拌,忧郁、迷茫、荒凉、空寂甚至是荒诞都是与我的感受的一种切合。”

  王永学

  生于辽宁铁岭,200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版画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水性材料工作室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我的绘画材料简单朴素,如纸、铅笔、一些水性矿物颜料和胶矾媒介。从起稿到完成是一个漫长的数十遍调子重复的积累,是逐渐丰富画面、提炼语言的过程。在绘画过程中每一步都是严谨的、克制的,但画面的偶然性决定了结果的不可预测。微妙的变化也关乎内心的体验,细微处决定了画面的高度。创作媒材的局限性让我能更为客观和理性地思考我的创作意图,我想寻找介于其中的可能性。在我最初尝试用铅笔来经营画面时就已发现了它在空间表现上的不同,铅笔调子反复叠加形成的肌理在画面中形成了一种抽象感,肌理在表现形象的同时也在否定形象。

  我在平常的,过眼即逝的物象中寻找自我的深层意识和精神境界。世间万物纷繁庞杂,无数个体相似又不同,我相信这些复杂的物象背后肯定有无实体的真实纯在,就像树木葱笼、繁花迷眼、浅草隐迹。我在绘画中不断缩小现实物象和心中自然的差距,力图表现出一个纯化的精神世界。

  王琳

  1986生于吉林长春。201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写意人物工作室。201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孝萱教授。黑龙江省画院特聘画家。

  王琳画面颜色既丰富又明亮,她的作品看起来总是轻松愉快的。她水墨的染法与线条的运用近于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内容的主体以及叙事方式也归于西方绘画语境,但画面所呈现出的效果,却带有传统中国绘画所特有的品质与气息。这种传统味象的流露,是一种深度植入骨子里的东方审美。这使她的绘画与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方式拉近了距离,与现代语境也有了对接,既诙谐生动又充满画面感,既富有新意又有传统的观念意识。也正因于此,她愈加执念起了传统绘画,由墨到线,由点及面,因为她确知,这不应该只是游戏。

  王霖

  1988 年生于山东。2014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王霖的这个《潜伏者系列》,是他在从学校毕业到走上社会阶段期间的创作,他将这个阶段的心境感受注入到创作中,画面中景物的静谧与黄色块的突兀冲撞,彰显出一种戏剧张力。“过去的日子不再是断句残篇,而是有名字的故事;未来的生活亦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砖一瓦的积累。之所以为“潜伏”,是为隐忍现在的艰难,之所以为“潜伏者”,是因为梦想未尽。”

  盖齐

  1987年生于山东济南,201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6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攻读中国画硕士学位。 

  盖齐用浅墨淡彩一遍遍积染他那些迷离云山,干湿反复的过程是他的战场。每一笔调整,每一丝皴擦都那么具体,在营造虚像的时光里,他把对于传统审美意味的体验与个人对自然山水的感受消融在模糊的画面中。偶尔,一块旧墙皮一段生锈的水管或水泥地上的印渍,会给他很多惊喜。联想让假象生成画面中真实的虚幻之美,使盖齐获得了以绘画抵御生命流逝的承载。

相关知识

展览预告|隐·迹:超以象外
展览预告|意大利当代艺术视野
苏州洲迹通科技,享受高品质出行
苏州洲迹通科技背后的高效团队
苏州洲迹通科技:打造旅游智慧平台
苏州洲迹通科技,致力打造智慧旅游新模式
苏州洲迹通科技,值得信赖的旅游平台
苏州洲迹通电子科技,打造人性化旅游电商
苏州洲迹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优惠电商服务
苏州洲迹通科技:高品质的旅游电商平台

网址: 展览预告|隐·迹:超以象外 http://m.jjzxw.cn/newsview810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